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7章 有什么收获?

///开学了在收拾东西有点乱,更新略不稳定///

现在的状态是,大家好像都没有什么在足球方面的追求了。

有一些人是满足于现状了,毕竟狼队虽然输了两场比赛,但是四场比赛下来,狼队两负一平一胜,排名联赛中游水平,其实是可以接受的。

另一些人其实是有些迷失。比如魏乐就是这样。

说到底,大家都是第一次上英超踢球,清楚了自己的定位大概就是一个联赛中上游的水准,好像也没有什么努力的必要。

魏乐最清楚这样的原因,因为作为大学生,他对此深有体会。

为什么很多人在这几年尤为怀疑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一些大学生毕业出来之后感觉自己好像按部就班下来,好像什么都没太学会。

政策方面的原因是其中之一,而另一部分,其实是学生在还没做好准备之前就被塞进了大学。

高中和大学的区别,人们能列出来很多,比如大学更自由了,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大学(大部分)至少不会收手机了,至少不会有晚自习了,等等。

但是最本质的一点区别是,高中期间,学生有明确的目标。

而大学,则没有。

高中时期,魏乐的生活是固定的,两点一线,从学校到家,从家去学校,周末就窝在家里做作业,幸亏家长尊重魏乐的选择,没有强迫魏乐去上补习班,这样魏乐还有了一些踢球的时间。

但是以考试为终点的学期被一个个的考试划分为了很多个阶段。期中考试前后有月末的月考,月考之间还有每周的常规测试和不定期的摸底测试。

更不要说学期开始前的“开门考”,让整个假期都不安生。

而最终的目标,全班同学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高考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个目标是一致的,学生之间在互相比较的同时基本也不太会吝啬相互帮助。

但是当六月初的考试结束,当这帮高三学生从考场走出来,在获得长达两个月的假期的狂喜的同时,他们或许会忽视一个问题。

之后呢?

来到大学之后,众多兴趣社团、学生组织马上纷至沓来,没有那么多考试,也没有那么多硬性作业,甚至哪天想不来上课都不是不行。

没有考试作为评价能力的标准,时间过得很爽,也很快,更是很迷茫。

魏乐的高一就是这么过的,按部就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