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9章 文疏

林中有鸟雀的声音隐约传来,在清寂的秋日里传的很远,鸟声虽亮,但是却无往昔的活泼之态,就如万物凋敝的世界,有些凄恻。

楚怀楠只专注于奋笔疾书,哪里瞧的见墙上文字的变化,总觉得越写越兴奋,到了最后已经到了浑然忘我的地步,他越是忘我,书写出来的字体就越完美,其上的文气越发鼎盛。

别说,楚怀楠头一次出现写字入定的情况。

奇怪的是清阳河神的神像一直低垂瞧向神案的双眸发生了轻微的变化,好似看向了楚怀楠一般,原先呆木的眼神有光闪过。

“后生楚怀楠经过此途,见神庙荒芜不胜感慨,谨告于此!”

楚怀楠咬着牙一边说着一边写着,当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他深呼吸一口气,往身后蹬蹬蹬退了三步,一跤跌倒在地,手中毛笔被远远的扔在一边,笔墨在地面甩出了老远的距离。

“费了老劲了!”

楚怀楠用衣袖擦净脸上的汗水,瞧着墙壁上刚写好的诗文,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墙上的诗文并非楚怀楠独创,而是他改来的,原诗来自地球华夏文明中一个古人所作,名字叫做常建,原名叫做《题破山寺后禅院》,由于意境和目前的清阳庙类似,所以他便选了这一首,并在原先的基础之上根据目前的情况进行了一些轻微的修改。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以上是《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内容,楚怀楠只改了几个字而已。

常建是一位唐代的诗人,名气虽然和李白和杜甫没的比,但是却是一位自成一格的诗人,写过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正是他的成名作之一。

《题破山寺后禅院》虽然词性简单,但是非常生动,其中暗含了一些哲理,可能看上去会很一般,但是诗人那种生动而细腻的描写,以及诗作中所传递出来的一份难得的禅理,正是此诗最大的一个亮点,再加上是诗人信手拈来之作,并没有经过刻意的文词雕琢,暗合了其中的理,让这首诗文的文气又上了一层楼,这便是楚怀楠选择此诗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刻东边墙壁之上可谓蒙了一层淡淡的白辉,字字玄奇。

颇有意境的诗,加上全部都用瘦金体书写而成,整篇问神文疏文秀且灵动,仿佛要离开墙壁而出似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