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7章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孟教授看此人神气不乱,说的也是有条不紊,头头是道,肤色红润,舌红苔薄黄。

“早上起来口干、口苦吗?”

“干苦。”

孟超凡摸完脉后,让给李介宾说:“师弟,你来摸一下脉。”

李介宾上手一摸,脉弦滑。

而那边孟超凡已经开始出方了。

柴胡、黄芩、黄连、干姜、法半夏、桂枝、党参、茯苓、大枣、大黄、龙骨、牡蛎、青礞石、栀子、厚朴......

李介宾一眼看出,这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有意思。

一个汗出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而且,里面加的青礞石很有意思。

《伤寒论》中涉及该方的条文只有一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但是这个方子能治的病则很多很多,尤其是在现代,这个方子被发掘出了许多古人都没想到的用法。

“开一周的药,喝了就好了。”孟超凡交代患者,随后对身边的学生说道:“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最好的安神定惊解郁方,能抗抑郁、改善焦虑情绪、镇定、安眠等作用......如果你觉得这个患者有点精神不正常,到处都是毛病,哪儿哪儿不舒服,就可以用这个方子......”

“神经内科跟精神心理科最常用这个方子,西医有个名词儿,叫‘躯体化症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就是专门治疗这种躯体化症状的。”

这时候有个学生问道:“那这个方子岂不是能包治百病?一定有什么条件吧?”

孟超凡笑笑,然后问起李介宾:“师弟,你怎么看?”

李介宾回道:“肯定是有的,首先,这是柴胡类方,要符合少阳证的特点,刚刚孟教授问了患者口干口苦不,这就是先决条件。”

“口干口苦又能说明什么呢?不就是有口气吗?”

一听这人说话,就知道经方没入门。

有没有什么让人可以看了就能治病的?有呀,六经提纲!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但是那一点灵感才是最重要的。——爱迪生(美国)

中医问了一大堆,开方往往就取决于那几个点。——李介宾(中国)

不用讲一大堆中医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